明天就是小寒了。“小寒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,“小寒”之后,天气就会越来越冷。而关于小寒这个节气在乡下流传的俗语有很多,如老人常说的“小寒三食三不做”,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.

  小寒三吃

  吃点羊肉。小寒节气的到来,就意味着真正冷的日子开始了,乡下老人常说“三九补冬”,所以从小寒开始,人们就要开始注意温补了。羊羔肉是国人常吃的肉食食品之一,尤其在寒冷的冬季,由于它具有补中益气、温补脾肾的功效,冬天吃羊羔肉可改善手脚冰凉、脾胃虚寒等状况。羊羔肉的吃法很多,既可以涮吃,又可以烤吃,还可以用来煲汤,爆炒。

  吃五红吧。红豆,花生,红枣,枸杞和红糖等,由于这五种配料都是红色的,所以人们叫他们五红。五味子除了都是红色这一共同特点外,还有一个共同特点,那就是热量都很高,而且有温补作用,所以在冬天用五味子熬粥喝,既暖胃又暖心。

  吃一顿糯米饭。许多地方都有小寒吃糯米防寒的习俗,人们认为糯米的热量比普通大米高,人们在烹调糯米时,还会加些温补食品,如腊肉、腊肠、花生、香菇、瑶柱等配料,早晨吃上一碗软糯香甜的糯米,全身都会觉得热,尤其是对寒冷的小寒来说。

  小寒三不做

  不要熬夜!如今许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,但小寒过后再来一次,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。由于小寒后天气寒冷,人体内阳气逐渐减少,如果持续熬夜,会损害人体内阳气,从而引发机体疾病,因此应养成小寒后早睡、早起的习惯,不要熬夜。

  不长时间呆在室内。小寒天过后,天气一天比一天冷,许多人变得不爱出门,喜欢长时间在室内活动,但室内往往不开窗通风,室内空气也会变得不新鲜,人长时间生活在室内活动而不出门,时间长了身体的免疫力就会降低,甚至引发旧疾,所以在小寒节气之后,虽然天气越来越冷,但也要经常到户外活动,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。

  不要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。虽然小寒是进补的季节,但并不是越补越好,因为冬天空气非常干燥,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上火,如果进补的食物又太油腻或太辣,则会使体内产生内热,从而出现便秘,粉刺,还特别容易感染流感,所以进补时要合理,除了肉类外,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,饮食合理才能让身体更健康。

  明日将是小寒节气,天气也将变得更冷。这就是乡下老人所说的“小寒后三食三不做”,希望能帮到你。